以原创音乐剧《长河》为例,探究结合中国元素借鉴后音乐剧的展现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娱侦探

编辑|娱侦探

音乐剧是一种熔戏剧、声乐、表演、舞蹈、美术、文学等众多舞台表演艺术于一炉的新型艺术表演种类。从20世纪初的欧美国家中诞生以来就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在短短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散发出自身魅力,使得各国的艺术家为之倾倒,渐渐成为了一种备受瞩目的成熟的舞台艺术。《音乐之声》《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等经典音乐剧作品至今仍传唱不衰。

其中《长河》是借鉴中国传统戏曲中黄梅戏音乐元素而创作出的一部原创音乐剧作品,它是中国音乐剧界将音乐剧与中国戏曲音乐元素进行融合的一部实验性作品,为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本土化发展拓宽了中国元素借鉴渠道,是中国音乐剧创作发展史上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音乐剧《长河》的创作背景

中国的音乐剧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对中国内地而言,这个源自于西方并且已经在世界各地均获得一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艺术效益的成熟艺术形式,是否能在中国这片东方的艺术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开枝散叶,这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


【资料图】

2008年12月12日,中国原创音乐剧《长河》在上海大剧院进行首演,总策划余秋雨、总导演关锦鹏、作曲鲍比达、造型总监张叔平、主演马兰及其他主创人员纷纷跨出自己的领域,在中国音乐剧艺术这片并不成熟的土壤上,靠过去的创作经验完成了对音乐剧流行元素与传统戏曲元素融合的第一次探索。

在首演当天上海大剧院座无虚席,观众们都对这部全新的原创音乐剧充满了期待,演出结束后经过采访,观众们也纷纷对这部剧做出了满意的评价,剧中的戏剧性冲突令观众耳目一新,可谓是比较成功了。

这部剧是关锦鹏导演首次指导的舞台剧,他曾提到“以中华文化为背景的音乐剧应该不同于百老汇,需要融合传统民间戏曲和当代流行音乐的审美元素。”这是这部剧的精髓所在,它以音乐剧的方式充分地演绎了充满东方哲理的人性美。

音乐剧的起源与发展史

任何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出现,归根到底都离不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每个时代都会具有其特定的民族背景和文化背景。

纵观世界历史的发展,音乐在其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甚至反映出了每个历史发展时期的政治面貌、社会生活习惯以及人文素养。

“历史从来都不是凝固和滞碍的,音乐亦是如此”,音乐剧这一艺术门类的出现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推进出的一个新的音乐表演艺术形式,它的出现与歌剧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歌剧这种音乐艺术形式产生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名副其实的世界歌剧之都,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歌剧便随着文艺的复兴而出现在人类的视野中,这种艺术形式一经出现便吸引了各国著名音乐家投入到了歌剧的创作中,也因此歌剧这门艺术在创作上也逐渐形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流派。

音乐剧《长河》的艺术特征

2008年12月12日晚7:30,上海大剧院高朋满座,大家都在期待着一部全新的原创音乐剧《长河》的到来,这部作品可谓是集合了众位国内知名的艺术大师的心血,而在入场券的宣传语上,有一句对《长河》这部剧简单的解释“一次跨界实验的美丽组合,一群艺术顽童的移位创造”。

这应该是对这部原创音乐剧最贴切的解释了,编剧余秋雨、导演关锦鹏、作曲鲍比达、造型设计张叔平、主演马兰,这些耳熟能详的著名音乐家们纷纷踏出自己的专业领域,在音乐剧上展开了积极的实验。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师们从陌生到融合,创作过程中擦出了无数的艺术火花。

音乐剧《长河》编剧余秋雨

余秋雨,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他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1966年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还曾担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以及上海市中文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兼任艺术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

2008年在上海成立了“余秋雨大师工作室”,2012年又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秋雨书院”。他所作《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著作开启了一代文风,长期位于全球华文书畅销排行榜前列,已被公认为目前全世界各华人社区中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

在余秋雨的文学创作上,一直被读者熟悉的是散文,关于戏剧相对比较少,所以余秋雨创对《长河》的创作也是煞费苦心,但从中我们还是看到了他一贯的创作风格:他的创作坚持一种自己确认的美学方式,那就是“为生命哲学披上通俗情节的外衣;为颠覆历史设计貌似历史的游戏”。

音乐剧《长河》演唱风格特征

从表演者自身来看,每位音乐剧演唱者在自身不断的艺术表演创作实践中,会不断地积累丰富的舞台经验,于是使得他们在表演的时候,往往会很自然地根据音乐剧中的剧情内容、人物角色或情感表现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来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歌唱状态,从而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演唱风格。

从音乐剧的创作者(主要指作曲家、导演等主创人员)来看,也常常会根据主要演唱者的演唱风格特色创作出与之相适应的演唱风格(如美声、民族、戏曲、通俗等演唱风格)的音乐作品。从这两个方面一起入手,于是在音乐剧演唱的步步经验中形成了一种多元复合风格,这种风格既包括了演员对不同音乐剧的演唱风格的转变,又包括了同一音乐剧中不同人物角色演唱风格的转变。

想要正确适当的运用音乐剧演唱的这种多元复合性风格去完美地诠释音乐剧剧情所表现的内容,不仅仅取决于作曲家的创作和演员对不同剧中不同演唱风格的完整把握,还需要其他的一些表演因素在剧中发挥作用,这部音乐剧的音乐旋律是否能够打动人心?

音乐又适合于哪一种演唱风格表现;除主演外的众歌者是否具备专业化的声乐技能和丰富多变的嗓音表现力以及敏锐深刻的音乐感悟力…这都是他们必须具备的艺术修养。

音乐剧《长河》舞美特征

“舞台美术在音乐剧创作视觉中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是对除演员动作表演以外其他各种视觉造型因素的统称,是将各种美术的艺术造型手法,结合科技为舞台表演服务的综合性载体。它主要包括布景、灯光化妆、服装、道具等。”

然而,舞台美术是一种时空艺术,它给观众带来的是视觉的冲击力,它可以将舞台空间转化成剧中任何一个场景如浩瀚的星空、苍茫的大海、无极的草原、繁荣的街市等,不管是虚幻的想象还是真实的事物,不管是本土的还是异域的,都可以利用舞台的有限空间创造出身临其境的感觉,舞美的目的就是迎合剧本内容,使舞台演出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达到最完美的效果。

原创音乐剧《长河》的舞美制作就遵循了中国写意美学的特点,舞台风格既不是现实主义也不是古典主义而是象征主义。

全剧的舞台上只有三个实物:一是船,这部剧的上半场故事都是围绕这艘船展开的;二是一幢象征性的楼房,在孟河考上新科状元揭榜时出现;三是宫殿上的阶梯,在最后一场孟河进殿面圣时出现。这些都是在剧情转换时所需要的标志性场景,用以提示观众做情感的转换,其他细节则需要演员们来进行无实物表演。

由《长河》看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发展

《长河》这部剧是在层层的质疑声中问世的,余秋雨、关锦鹏、鲍比达、马兰等众主创们,都是抱着对音乐剧的充分热情,克服了重重的艰难处境,齐心协力创作出了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2008年12月12日首演之后,音乐剧评论界已然炸了锅,对这一新事物的出现褒贬不一,有人说这部剧在时尚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的结合中做了非常大胆的尝试,为我国音乐剧本土化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有人却不以为然,认为音乐剧就是年轻人的代名词,其中所具有的流行、动感、时尚因素不应该被磨灭,但此剧却硬将两者杂糅在一起,令人感觉很诡异,简直就是一种“生硬的时髦”。

我们确实不得不承认,中国的音乐剧发展还不是很成熟,所以在对音乐剧的宣传上需要做很大的功课。我们需要将音乐剧在二三线城市、在高校、在中小学进行普及,只有让大家认识到这种艺术形式的存在,并且了解这一艺术形式的魅力,才有可能让音乐剧在中国长久不衰的发展下去。

中国现在已然进入网络化时代,笔者认为有必要将一些经典的音乐剧剧目发行到网络上,使之广泛地进入中国大众的视野,让它在千家万户得以立足才能促进音乐剧的市场化。

结语

音乐剧,用音乐这一主要元素巧妙地将戏剧、文学、舞蹈等各种姊妹艺术融合在了一起,使之在有限的表演时间中展现出多重空间的情感世界,成为了其他艺术无法超越的艺术表现形式,从19世纪发展到21世纪,从遥远的欧美传播到世界各地并且经久不衰。

随着世界上各种不同文化的不断融合,我们的全球化进程也日渐明显,而音乐剧也随着全球化的社会变迁渐渐地成为了代表一个时代的重要文化符号。各个国家对音乐剧的热衷日益高涨,渐渐的将音乐剧做成了支柱性文化产业,极大的推进了音乐剧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旭、文硕.音乐剧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9。

【2】慕羽.西方音乐剧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9。

【3】罗薇.百老汇音乐剧[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0。

责任编辑:hn1007

相关内容